广东中医药博物馆

2018-03-06

新生指南之专题篇

发布日期:2012-03-18

(一)博物馆



广东中医药博物馆,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、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,2001年整合为“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”,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,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“中医药强省”战略,于2006年正式组建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。

我馆医史部馆藏文物达4000余件,独家馆藏的精品文物有清代王晋绘《名医叶天士遗像》、广州三元宫《越秀山炼功碑》拓片、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明拓片、明代药圣韦慈藏像、清代十二生肖药瓶与十二时辰药瓶等。中药部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,共陈列中药标本2400种1万多瓶(份),腊叶标本900份,浸制药标本400瓶,药物图片近2000种3万余张,在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药圃中栽种有千余种常用中草药,其面积之大,品种之多,为全国罕见。

(二)图书馆

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主要收藏医学图书资料,特别是中医药文献资料,兼顾社会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图书资料的专业性图书馆。创建于1956年,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。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:

图书馆现有三元里校区和大学城校区二个图书馆,使用面积32000平方米,藏书总量约70万多册,每周开放时间达96.5个小时。

图书馆现实行馆部二级管理,设采访编目部、流通阅览部、参考咨询部、技术拓展部。经过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的发展,图书馆完成了大学城新馆建设,正经历着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转变,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图书馆将以大学城新馆启用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契机,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,完善的人性化服务,将我校图书馆建成满足我校“211工程”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文献资源中心,建设成广东省的中医药文献资源保障中心


阅读141
分享